《论语》新解 子路篇13.4
【原文】13·4 樊迟请学稼。子曰:“吾不如老农。”请学为圃(1)。曰:“吾不如老圃。”樊迟出。子曰:“小人哉,樊须也!上好礼,则民莫敢不敬,上好义,则民莫敢不服;上好信,则民莫敢不用情(2)。夫如是,则四方之民襁(3)负其子而至矣,焉用稼?”
【新解】
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。孔子说:“我不如农民。”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。孔子说:“我不如菜农。”樊迟退出以后,孔子说:“樊迟真是个小人物。上等人喜欢的是礼仪,(只要学好了礼)老百姓怎敢对你不尊敬;上等人追求的是义,(只要伸张了义)老百姓怎敢对你不敬服;更上一等的人追求的是信誉,(只要守住了诚信)老百姓怎敢对你不爱戴。要是做到了这些,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用背篓背着他们收获的粮食而来,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?“
注:小人:此处不是与君子相对的小人,而是小人物。上:指上层阶级。其子:其籽,即收获的粮食。
【评析】
孔子的理想是创建礼乐社会,而不是种地、种菜。种地、种菜是微末之技,不用专学。樊迟到高等学府来学微末之技,所以孔子说他是小人物!
来源: 《论语》新解 子路篇13.4
页:
[1]